歡迎光臨貴州新能源開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官網! 公司證券代碼 871374
綠色校園 | 象牙塔里的節水先鋒
2018年12月27日,深圳。
“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我們共同探討綠色學校的發展與建設;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尾聲,我們共同總結經驗暢想未來,共同為綠色學校、綠色發展、美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讓我們為綠色學校建設的獲獎者致敬?!敝鞒秩嗽捯魟偮?,全場掌聲雷動!
在教育部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辦的第一屆全國綠色學校節能環保研討會上,貴州新能源公司獲得兩項殊榮:“能效領跑者建設項目優秀企業”、“能效領跑者建設優秀項目”。
100多個日日夜夜,新能源公司數十位技術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素有“火爐”之稱的武漢市,戰高溫、斗酷暑,首次建設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合同節水項目一舉成功,成為全國綠色學校的領跑者!
時光回到2017年初,地大聘請的專業測漏隊逐步退出,原因是無法有效控制校園用水的跑冒滴漏。地大包括東區、西區、北區三個校區,校區分支供水管網基本相同,總長度約80公里,地下管網主要管線始建于1976年,大部分為生鐵管、球墨鑄鐵管和ppr管,因建設年限長、多種管道混建、土建施工破壞等因素,導致公共區域地下管網漏損情況時有發生,學校用水量一度呈上升趨勢。4月到8月期間,同比高出了16個百分點,地大為此一籌莫展。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敢攬瓷器活”,擁有先進節水技術“金剛鉆”的新能源公司,瞄準地大供水系統和用水現狀這個痛點,果斷“攬下瓷器活”。7月1日,新能源公司創造了一項全國之最:與地大簽訂合同能源管理節水項目合同(EPC),這是全國首個高校與節能服務公司簽訂的節水托管合同,為學校提供能源診斷、方案設計、技術選擇、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安裝調試、運行維護、人員培訓、節能量監測、節能量跟蹤等一整套的系統化服務。
戰斗打響了!新能源公司根據各校區特點排兵布陣,決定先從情況相對單純的西區和北區入手,再轉向情況復雜的東區。學校屬于用水特殊群體,地大要求“在不影響學生、教職工正常用水的前提下開展工作”加大了項目推進的難度,同時還要攻克地下管網普查與探測維修這個關鍵環節。在四個多月的時間里,他們詳細收集基礎資料,形成全服務周期的技術改造方案,從管線普查到探測維修,終于將漏損量恢復控制在前期合理用水量的水平。
地大校園占地面積大,三個校區比較分散。為提高了工作效率,項目組專門建立地大通訊項目微信群,硬件安裝與維護、軟件平臺建設與維護、項目負責人、聯絡人、技術員等二十多人紛紛入群,,每天將工作計劃、完成情況、遇到問題與困難及時反饋到群里,主動進行有效溝通交流,不斷反思總結,有效避免了類似問題反復出現,提高了工程進度和質量。白天人多車多,周圍環境對測漏工作影響較大,為獲得更加精準的數據,他們大都在晚上12點以后工作,夜深人靜時,忙碌在校園里的是新能源公司技術人員的身影。他們手里端著測漏設備,從整體到局部逐步縮小搜索范圍,認真記錄漏水的范圍與坐標,“水流計量器廠家發貨了嗎?”“數據收集傳輸柜是否到貨?”一個個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校園。他們是象牙塔里的節水先鋒,是學校水資源的守護者,因為他們心中明白“責任”兩個字的份量,早一刻找到漏水位置,早一步完成節水使命!
這些基礎工作扎實完成后,新能源公司最關鍵的“金剛鉆”閃亮登臺:為地大節水項目量身打造基于GIS的三維可視化綠色校園綜合節能平臺,采用三維空間技術(3DGIS)、射頻識別技術(RFID)、人工智能(AI)、大數據存儲、分析及加工技術等技術,通過對校區地形測繪,管線探測歸納整理,校區控制點測量及埋設,統一空間定位基準,形成完整的地形及管道綜合布置圖形數據庫,并根據校園節能監測的實際情況,將已建設的水平衡系統與三維校園管線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進行集成,實現各級監控水閥的查詢定位,實時信息顯示及應急預警。與軟件同步搭建的是供水系統物聯網硬件安裝,安裝完成后進入平臺調試階段。項目組反復對所有校區的供水管網進行普查,繪制精確的管網電子圖,梳理水流方向,校驗計量設備,同步檢查每一個閘閥是否能正常工作,并進行管網GIS數據收集分析,確定管網內各管道的管徑、材質、埋深、閥門井等情況,豐富GIS數據庫,實現全仿真模擬開挖并下達標準化維修維護指令給搶修人員。平臺在試運行期間找到大小漏點29個,不僅提高了漏點的精準度與查找率,也為學校節水奠定了良好基礎。
9月初,平臺數據顯示教二樓坐標位置出現異常,平臺在第一時間通知運維人員,維修人員通過平臺提供的相關管道數據,及時到現場進行檢查處理,原來是管道爆裂了,從平臺報警到維修完畢,整個過程總共用了2小時,這極大提高了維修效率,大大減少了水資源浪費。
東校區學海樓,一直是節水的痛點。學校曾經多次進行開挖查找,但始終無法確定漏點的具體位置。平臺運行后,準確查明了這個區域水壓長期不穩定的原因,通過分區的水壓平衡檢測,精確地查找到漏點范圍,經過維修該區域水壓得以保持平穩,徹底解決了這個長期的煩惱。
“一分汗水一分收獲”,戰斗在象牙塔節水一線的技術人員,經過8—10月短短三個月的不懈努力,節水量高達十萬噸!這何曾不是一個好的開始,盡管在項目推進中困難重重,但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結出了果實,每次從學校后勤部傳來的好消息,鼓舞著新能源公司技術人員奮勇直前。
“這個項目是個好項目,尤其是對我們后勤人員,有利于后勤實現高效率水務管理,原來我們從發現漏點到完成管道修復要3到5天時間,有的甚至半個月,現在好了,有了這個平臺,我們全過程只要3個小時,這就是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工作效率啊,太好了!”學校后勤保障處水電與節能管理中心返聘的李漢錫老師喜笑顏開地說。水電與節能管理中心原主任張建華也感嘆:平臺的搭建將幫助學校后勤管理部門通過信息化途徑,對資源進行有效集成、整合和優化,實現資源的配置、管理和充分利用,有效提高學校后勤管理水平,這個項目是全國高校合同節水的示范性項目,是校企雙方共贏的嘗試,更是一次突破!
11月初,陽光姣好,一片喜氣。這是新能源公司地大節水項目驗收的好日子,僅僅四個多月時間,他們認真貫徹落實西南能礦集團“三型能礦”建設工作部署,大力推進節約型綠色校園建設,以節約資源和合理利用資源為核心,建立節約型的管理運行機制,搭建校園能源智慧管理的物聯網平臺,營造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校園環境,地大節水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更為可喜的是,新能源公司暖通空調、地下管網、其他節能改造專項、合同能源管理四大類,成功入圍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能效領跑者”示范企業庫。新能源公司技術人員用汗水和智慧澆灌的成果,是西南能礦人踐行生態文明的碩果,是引領綠色學校建設的碩果,是向新中國成立七十年周年獻上的珍貴禮物!
地大東區的錦鯉塘,蘆葦婷婷,百鳥飛翔。校園里,人來人往,干凈整潔,極少出現開挖維修水管的施工場景,好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優美畫面……